触发算子:智能合约中的价值捕获与博弈设计

robot
摘要生成中

触发算子:智能合约中的博弈与价值捕获

触发算子在智能合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合约内部逻辑满足特定条件需要改变状态时,往往需要外部操作来触发。这源于中本聪架构下智能合约的本质:每个操作都是一次全局拍卖。一些试图将触发自动化的设计往往忽视了这一博弈问题,可能导致攻击或套利风险。

触发算子本质上是基于GAS消耗、信息携带成本与状态改变收益的非线性交换。由于其非线性特征,我们需要思考是否可以在某个维度上形成自增强机制并沉淀价值。

触发算子通常包含三个方面:

  1. 权限:触发对象是否受限,如借贷中还款由借款方触发,而清算可由任何人触发。

  2. 信息携带:触发时是否向合约传递信息或资产。携带信息可能增加额外成本。

  3. 时间相关性:触发的有效性与时间的关联程度,这会影响触发策略。

在DeFi设计中,触发算子常被定义为第三方行为,主要用于清算。这带来了激励设计问题。不同场景下会设计不同激励,特别是在信息成本和时间效应方面。纯信息成本触发可能导致矿工成为最终受益人,而时间效应触发可设计成荷兰式拍卖结构,使真实触发者获得大部分价值。

触发算子在清算之外还有重要应用,如自动对冲和信息贡献。随着时间推移,触发算子因其非线性和广泛性,可能成为链上首个捕获价值的算子。

然而,构建独立的触发算子GAME面临挑战。不同场景难以在统一激励系统下运作,这需要所有合约遵循同一标准。一个可能的模型是:C=g+x(C为总成本,g为GAS费用,x为信息净成本),Y=stF(V)(Y为收益,s为场景系数,t为时间系数,V为输送价值)。但这种线性关系难以形成自增强属性。

触发算子作为大型GAME中的一环却可能具备自增强特性,如用于对冲或报价。例如,NEST系统中报价触发的成本与NEST价值并非线性关系,这赋予了系统自增强属性。

总之,触发算子的非线性结构可与大型合约结合,构成自增强非合作博弈,具有显著经济学价值。但它难以独立完成GAME设计并沉淀价值。一些现有产品在逻辑上存在问题,变成了内部彩票系统。未来,触发算子的应用和设计仍有广阔空间,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

DEFI-4.59%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7
  • 分享
评论
0/400
MEV之泪vip
· 07-25 10:25
全靠闪电贷割韭菜
回复0
GasWastervip
· 07-25 08:10
上个月在失败的交易上花了4.2个以太坊……仍在优化触发器,真让人无奈。
查看原文回复0
无情的套利机器vip
· 07-25 08:10
抄底的时机到了
回复0
ZkProofPuddingvip
· 07-25 08:09
不写代码就搞触发 笑死
回复0
AlphaBrainvip
· 07-25 08:08
契约又在放风险了
回复0
链上流浪诗人vip
· 07-25 07:52
这机制就是牛啊
回复0
暗池观察员vip
· 07-25 07:45
蹲底下抄码看涨啦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