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稳定币赛道:万亿市值的下一个增长点区块链技术本质上是对支付场景的延伸。在支付领域,稳定币不仅在加密货币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还在全球支付和跨境结算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心化稳定币仍占据9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中USDT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尽管稳定币总市值已超过1500亿美元,但相比美联储2024年报告的20万亿美元M1货币量,稳定币市值仅占0.75%。稳定币在支付领域的应用仍有很长的路要走。Taproot Assets协议的推出为稳定币在高频小额支付场景中的应用带来了广阔前景,也为稳定币作为常规支付手段的大规模采用创造了可能性。## 1. 稳定币是未来的万亿美元赛道稳定币市场的蓬勃发展彰显了其成为未来金融领域万亿美元市场的潜力。目前,稳定币总市值已超过1600亿美元,日交易量更是高达1000亿美元以上。主要国家纷纷出台稳定币相关政策法规;同时,多方机构预测稳定币将迎来新的万亿市场,主要增量来自稳定币在全球支付中的广泛应用。稳定币可分为中心化稳定币和去中心化稳定币两大类。目前中心化稳定币占据绝对主导地位,USDT和USDC分别发行了1144.6亿美元和341.5亿美元的美元稳定币。Tether公司仅125人规模,年毛利就高达45亿美元。如此诱人的机会吸引了许多大机构进场布局。尽管稳定币在加密货币交易和DeFi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与实体商业的结合探索仍处于早期阶段。从长远来看,稳定币最具潜力的应用场景在于支付领域,尤其是跨境支付。目前跨境支付涉及多个中介机构,流程复杂、费用高昂且结算时间漫长。而稳定币不仅是更优选择,更是经济参与的重要渠道。随着稳定币监管逐步规范化,其在全球支付中的地位将日益重要。未来,稳定币在支付场景的大规模采用还将与DeFi融合,催生出PayFi,实现支付场景中的互操作性、可编程性和可组合性,形成传统金融无法实现的新金融范式和产品体验。## 2. Taproot Assets协议+闪电网络有望成为全球支付网络的基础设施 目前稳定币主要流通于ETH和TRON区块链网络,但这些网络的交易手续费通常超过1美元,链上转账时间超过1分钟。相比之下,闪电网络具有更快速、低成本和高扩展性的优势。### 2.1 什么是闪电网络?闪电网络是比特币网络第一个比较成熟的二层扩展方案。在闪电网络白皮书发布后,多个团队开始独立开发闪电网络,包括Lightning Labs、Blockstream和ACINQ等。Taproot Assets正是Lightning Labs开发的一个资产发行协议。闪电网络通过建立双向流通的状态通道(State Channel)来实现。交易双方在链上创建一个2-2多签地址,可在限额内转入或转出比特币。双方可多次往来支付,直到交易结束后结算。只有最新版本才是有效的,这由哈希时间锁合约(HTLC)实现并强制执行。任何一方都可随时将最新版本广播到区块链来关闭通道,无需信任或托管。因此,双方可不受限制地进行链下交易,并使用比特币链作为仲裁者,但只有在最终交易完成或出现问题时,智能合约才会介入并在区块链上执行。这类似于签订多份法律合同,但只有在最终确认或出现争议时才会诉诸法庭。### 2.2 闪电网络成为稳定币全球化支付最佳基础设施闪电网络允许用户在链下进行无限次交易,不会对比特币网络造成拥堵,同时还能依托比特币网络的安全性。理论上,闪电网络的可扩展性没有上限。闪电网络运行9年来,建立在目前最安全的比特币网络之上(拥有超过57000个节点和PoW工作量证明机制),最大程度地确保了其安全性。目前,闪电网络已拥有超过5000个比特币的容量、18000多个节点和50000多个通道。通过建立双向支付通道,实现了即时且低成本的交易。闪电网络正被全球范围内的支付商和商家广泛集成和使用,逐渐成为全球化支付最具共识的去中心化解决方案。比特币资产占据加密市值的半壁江山。随着此轮周期对比特币生态的热潮回归,闪电网络作为第一个比特币二层扩展方案,真正实现了中本聪构建的点对点全球化支付设想。闪电网络已成为最正统、共识最强的比特币社区,是理想中全球化支付的最佳解决方案。### 2.3 Taproot Assets协议补齐了闪电网络的最后一公里在Taproot Assets协议出现之前,闪电网络仅支持比特币作为支付货币,应用场景非常有限。在比特币已成为数字黄金的今天,大多数人不愿意使用自己的比特币进行支付。虽然之前已有一些比特币一层的资产发行协议,如Atomical和基于Ordinals的BRC20,但它们都不支持直接进入闪电网络。Taproot Assets协议的推出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是由Lightning Labs主导研发的、基于比特币网络的资产发行协议。与Ordinals协议类似,任何人或机构都可使用Taproot Assets协议发行自己的代币,也支持发行法币对应的稳定币,如USD、AUD、CAD、HKD等。相较于其他资产协议,Taproot Assets协议的优势在于其资产与闪电网络完全兼容,使得在闪电网络上使用稳定币进行支付成为可能。这意味着未来将有大量基于比特币网络发行的新资产(特别是稳定币)流通到闪电网络,从而反过来增强闪电网络在全球范围内的支付布局和影响力。依托比特币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特性,Lightning Labs倡导的"让美元和世界金融资产比特币化"正在成为现实。Taproot Assets主网协议的上线,标志着稳定币万亿支付场景的大幕正式拉开。## 3. Taproot Assets协议(以下简称TA)详解TA协议的运作原理深植于比特币的UTXO模型,并依托于比特币网络的Taproot升级。这两者作为TA协议的核心要素,驱动着协议的有效运行。### 3.1 UTXO模型和Account模型的异同与利弊UTXO(未花费交易输出)是一个重要概念,是所有比特币二层和Ordi、Runes协议实现的基础。实际上,大多数公链如以太坊和Solana都采用Account(账户)模型。账户模型类似于支付宝账户,每笔收支对应账户界面数字的变化。UTXO模型可以理解为一个钱包,里面存放着他人授权可兑换的支票,以及自己授权给他人可兑换的支票。钱包余额等于收到的支票面值减去给出的支票面值。比特币网络相当于可以承兑这些支票的银行,通过用户互相交易支票的最新情况来计算每个用户地址的最新余额。由于UTXO模型的特性,它天然排除了双花问题,提供了更高的安全保障。TA协议完全继承了比特币网络层的安全特性,避免了错误转账或漏转风险。此外,TA协议采用一次性密封概念,即每笔UTXO确认花费后就不可再次使用,确保资产随UTXO移动。在这种机制下,挖到最长链的矿工拥有对该UTXO的最终解释权。与依赖链下索引识别资产的BRC20不同,TA协议增强了交易安全性,避免了双花攻击,同时消除了中心化机构可能导致的错误或恶意行为风险。这些特性使得TA协议+闪电网络成为可靠的支付场景基础设施。### 3.2 Taproot升级,实现更复杂的功能2021年的Taproot协议升级为比特币网络带来了简单的智能合约功能。例如,P2TR格式的钱包地址能通过Bitscript实现一些较为复杂的逻辑,使新的、复杂的交易类型在链上成为可能。其中最关键的改进是实现了多重签名(多签)。这一功能使机构用户的交易更安全,在公钥地址上,多签地址与私人钱包地址长度相同,外界无法区分,从而增强了安全性和隐私保护。这一技术进步为机构与B2B交易提供了坚实基础,推动了更广泛的商业应用。用户最直观的感受是钱包地址格式的变化,以"bc1p..."开头的钱包地址即已支持Taproot升级。### 3.3 TA技术原理最初,点燃比特币生态的Ordinal与衍生的BRC20协议都基于账户模型,余额与地址绑定。资产发行是通过加入特定标识或数据来"标记"比特币最小单位"聪"(Satoshi),将"聪"映射为某种资产。资产状态对应的数据以JSON格式存储在区块的隔离见证部分。一旦双方发生资产交易,记录资产变化的脚本就会被"铭刻"(Inscribe)进区块,并通过链下索引器(Indexer)解释。然而,这种做法会导致每笔Ordinals或BRC20资产交易都需要记录在区块中,增加区块体积,导致无效数据积累并永久存储在比特币链上,最终对全节点的数据存储造成越来越大压力。相比之下,TA协议采用更高效的方法,将资产标记在每个UTXO上,仅在链上存储脚本树的根哈希,脚本则保存在链下。此外,TA资产可以存入闪电网络的支付通道并通过现有闪电网络转移,意味着TA资产可以在比特币主网和闪电网络流通。顾名思义,Taproot Assets利用了比特币的Taproot升级(BIP 341)开发。Taproot升级使得花费一个UTXO,既可以使用原本的私钥,也可以使用默克尔树上的一个脚本。简而言之,Taproot Assets协议在Taproot升级之上进行扩展,将资产状态的转换记录在Taproot的默克尔树上;同时,利用比特币UTXO"一次性密封"的特质,在比特币链上取得资产状态转换的共识,这也使得Taproot Assets协议不需要运行其他协议的链下索引器(Indexer)。Taproot Assets协议使用了资产管理结构,采用稀疏默克尔求和树(Merkle-Sum Sparse Merkle Tree, MS-SMT)来管理资产状态,定义了资产状态转换所要遵循的标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默克尔树的所有数据都写入到比特币链上,写入链上的仅仅是默
比特币闪电网络革新支付 Taproot Assets引领稳定币万亿市场
稳定币赛道:万亿市值的下一个增长点
区块链技术本质上是对支付场景的延伸。在支付领域,稳定币不仅在加密货币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还在全球支付和跨境结算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心化稳定币仍占据9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中USDT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尽管稳定币总市值已超过1500亿美元,但相比美联储2024年报告的20万亿美元M1货币量,稳定币市值仅占0.75%。稳定币在支付领域的应用仍有很长的路要走。Taproot Assets协议的推出为稳定币在高频小额支付场景中的应用带来了广阔前景,也为稳定币作为常规支付手段的大规模采用创造了可能性。
1. 稳定币是未来的万亿美元赛道
稳定币市场的蓬勃发展彰显了其成为未来金融领域万亿美元市场的潜力。目前,稳定币总市值已超过1600亿美元,日交易量更是高达1000亿美元以上。主要国家纷纷出台稳定币相关政策法规;同时,多方机构预测稳定币将迎来新的万亿市场,主要增量来自稳定币在全球支付中的广泛应用。
稳定币可分为中心化稳定币和去中心化稳定币两大类。目前中心化稳定币占据绝对主导地位,USDT和USDC分别发行了1144.6亿美元和341.5亿美元的美元稳定币。Tether公司仅125人规模,年毛利就高达45亿美元。如此诱人的机会吸引了许多大机构进场布局。
尽管稳定币在加密货币交易和DeFi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与实体商业的结合探索仍处于早期阶段。从长远来看,稳定币最具潜力的应用场景在于支付领域,尤其是跨境支付。目前跨境支付涉及多个中介机构,流程复杂、费用高昂且结算时间漫长。而稳定币不仅是更优选择,更是经济参与的重要渠道。随着稳定币监管逐步规范化,其在全球支付中的地位将日益重要。未来,稳定币在支付场景的大规模采用还将与DeFi融合,催生出PayFi,实现支付场景中的互操作性、可编程性和可组合性,形成传统金融无法实现的新金融范式和产品体验。
2. Taproot Assets协议+闪电网络有望成为全球支付网络的基础设施
目前稳定币主要流通于ETH和TRON区块链网络,但这些网络的交易手续费通常超过1美元,链上转账时间超过1分钟。相比之下,闪电网络具有更快速、低成本和高扩展性的优势。
2.1 什么是闪电网络?
闪电网络是比特币网络第一个比较成熟的二层扩展方案。在闪电网络白皮书发布后,多个团队开始独立开发闪电网络,包括Lightning Labs、Blockstream和ACINQ等。Taproot Assets正是Lightning Labs开发的一个资产发行协议。
闪电网络通过建立双向流通的状态通道(State Channel)来实现。交易双方在链上创建一个2-2多签地址,可在限额内转入或转出比特币。双方可多次往来支付,直到交易结束后结算。只有最新版本才是有效的,这由哈希时间锁合约(HTLC)实现并强制执行。任何一方都可随时将最新版本广播到区块链来关闭通道,无需信任或托管。
因此,双方可不受限制地进行链下交易,并使用比特币链作为仲裁者,但只有在最终交易完成或出现问题时,智能合约才会介入并在区块链上执行。这类似于签订多份法律合同,但只有在最终确认或出现争议时才会诉诸法庭。
2.2 闪电网络成为稳定币全球化支付最佳基础设施
闪电网络允许用户在链下进行无限次交易,不会对比特币网络造成拥堵,同时还能依托比特币网络的安全性。理论上,闪电网络的可扩展性没有上限。
闪电网络运行9年来,建立在目前最安全的比特币网络之上(拥有超过57000个节点和PoW工作量证明机制),最大程度地确保了其安全性。
目前,闪电网络已拥有超过5000个比特币的容量、18000多个节点和50000多个通道。通过建立双向支付通道,实现了即时且低成本的交易。闪电网络正被全球范围内的支付商和商家广泛集成和使用,逐渐成为全球化支付最具共识的去中心化解决方案。
比特币资产占据加密市值的半壁江山。随着此轮周期对比特币生态的热潮回归,闪电网络作为第一个比特币二层扩展方案,真正实现了中本聪构建的点对点全球化支付设想。闪电网络已成为最正统、共识最强的比特币社区,是理想中全球化支付的最佳解决方案。
2.3 Taproot Assets协议补齐了闪电网络的最后一公里
在Taproot Assets协议出现之前,闪电网络仅支持比特币作为支付货币,应用场景非常有限。在比特币已成为数字黄金的今天,大多数人不愿意使用自己的比特币进行支付。
虽然之前已有一些比特币一层的资产发行协议,如Atomical和基于Ordinals的BRC20,但它们都不支持直接进入闪电网络。Taproot Assets协议的推出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是由Lightning Labs主导研发的、基于比特币网络的资产发行协议。与Ordinals协议类似,任何人或机构都可使用Taproot Assets协议发行自己的代币,也支持发行法币对应的稳定币,如USD、AUD、CAD、HKD等。
相较于其他资产协议,Taproot Assets协议的优势在于其资产与闪电网络完全兼容,使得在闪电网络上使用稳定币进行支付成为可能。这意味着未来将有大量基于比特币网络发行的新资产(特别是稳定币)流通到闪电网络,从而反过来增强闪电网络在全球范围内的支付布局和影响力。
依托比特币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特性,Lightning Labs倡导的"让美元和世界金融资产比特币化"正在成为现实。Taproot Assets主网协议的上线,标志着稳定币万亿支付场景的大幕正式拉开。
3. Taproot Assets协议(以下简称TA)详解
TA协议的运作原理深植于比特币的UTXO模型,并依托于比特币网络的Taproot升级。这两者作为TA协议的核心要素,驱动着协议的有效运行。
3.1 UTXO模型和Account模型的异同与利弊
UTXO(未花费交易输出)是一个重要概念,是所有比特币二层和Ordi、Runes协议实现的基础。实际上,大多数公链如以太坊和Solana都采用Account(账户)模型。
账户模型类似于支付宝账户,每笔收支对应账户界面数字的变化。
UTXO模型可以理解为一个钱包,里面存放着他人授权可兑换的支票,以及自己授权给他人可兑换的支票。钱包余额等于收到的支票面值减去给出的支票面值。比特币网络相当于可以承兑这些支票的银行,通过用户互相交易支票的最新情况来计算每个用户地址的最新余额。
由于UTXO模型的特性,它天然排除了双花问题,提供了更高的安全保障。TA协议完全继承了比特币网络层的安全特性,避免了错误转账或漏转风险。
此外,TA协议采用一次性密封概念,即每笔UTXO确认花费后就不可再次使用,确保资产随UTXO移动。在这种机制下,挖到最长链的矿工拥有对该UTXO的最终解释权。与依赖链下索引识别资产的BRC20不同,TA协议增强了交易安全性,避免了双花攻击,同时消除了中心化机构可能导致的错误或恶意行为风险。这些特性使得TA协议+闪电网络成为可靠的支付场景基础设施。
3.2 Taproot升级,实现更复杂的功能
2021年的Taproot协议升级为比特币网络带来了简单的智能合约功能。例如,P2TR格式的钱包地址能通过Bitscript实现一些较为复杂的逻辑,使新的、复杂的交易类型在链上成为可能。
其中最关键的改进是实现了多重签名(多签)。这一功能使机构用户的交易更安全,在公钥地址上,多签地址与私人钱包地址长度相同,外界无法区分,从而增强了安全性和隐私保护。这一技术进步为机构与B2B交易提供了坚实基础,推动了更广泛的商业应用。
用户最直观的感受是钱包地址格式的变化,以"bc1p..."开头的钱包地址即已支持Taproot升级。
3.3 TA技术原理
最初,点燃比特币生态的Ordinal与衍生的BRC20协议都基于账户模型,余额与地址绑定。资产发行是通过加入特定标识或数据来"标记"比特币最小单位"聪"(Satoshi),将"聪"映射为某种资产。资产状态对应的数据以JSON格式存储在区块的隔离见证部分。一旦双方发生资产交易,记录资产变化的脚本就会被"铭刻"(Inscribe)进区块,并通过链下索引器(Indexer)解释。
然而,这种做法会导致每笔Ordinals或BRC20资产交易都需要记录在区块中,增加区块体积,导致无效数据积累并永久存储在比特币链上,最终对全节点的数据存储造成越来越大压力。相比之下,TA协议采用更高效的方法,将资产标记在每个UTXO上,仅在链上存储脚本树的根哈希,脚本则保存在链下。
此外,TA资产可以存入闪电网络的支付通道并通过现有闪电网络转移,意味着TA资产可以在比特币主网和闪电网络流通。
顾名思义,Taproot Assets利用了比特币的Taproot升级(BIP 341)开发。Taproot升级使得花费一个UTXO,既可以使用原本的私钥,也可以使用默克尔树上的一个脚本。
简而言之,Taproot Assets协议在Taproot升级之上进行扩展,将资产状态的转换记录在Taproot的默克尔树上;同时,利用比特币UTXO"一次性密封"的特质,在比特币链上取得资产状态转换的共识,这也使得Taproot Assets协议不需要运行其他协议的链下索引器(Indexer)。
Taproot Assets协议使用了资产管理结构,采用稀疏默克尔求和树(Merkle-Sum Sparse Merkle Tree, MS-SMT)来管理资产状态,定义了资产状态转换所要遵循的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默克尔树的所有数据都写入到比特币链上,写入链上的仅仅是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