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trategy的双刃剑:戴维斯效应下的机遇与风险

robot
摘要生成中

MicroStrategy的机遇与风险:盈亏同源的戴维斯效应

上周我们探讨了Lido在监管环境变化中受益的潜力。本周我们将聚焦于MicroStrategy的热度,并分享一些对其运作模式的看法。

MicroStrategy股价上涨的原因在于"戴维斯双击"效应。通过融资购买BTC的业务设计,该公司将BTC的增值与公司盈利绑定,并利用传统金融市场的融资渠道获得资金杠杆,从而具备了超越单纯持有BTC带来的盈利增长能力。随着持仓量的扩大,公司还获得了一定的BTC定价权,进一步强化了盈利增长预期。

然而,这种模式的风险也源于此。当BTC行情出现震荡或反转时,盈利增长将陷入停滞。同时,受经营支出和债务压力影响,MicroStrategy的融资能力可能大幅下降,进而影响盈利增长预期。届时,除非有新的因素推动BTC价格上涨,否则MSTR股价相对BTC持仓的溢价将快速收敛,这就是所谓的"戴维斯双杀"。

"戴维斯双击"通常描述企业因盈利增长和估值扩张而出现股价大幅上涨的现象。例如,某公司当前市盈率为15倍,预计未来盈利增长30%。如果市场情绪推动市盈率提升至18倍,即使盈利增长率不变,股价也可能从$100上涨至$117。

相反,"戴维斯双杀"则描述盈利下降和估值收缩共同导致股价快速下跌的情况。例如,某公司盈利下降20%,同时市盈率从15降至12,可能导致股价从$100下跌至$48。

深入解析MicroStrategy的机遇与风险:盈亏同源,戴维斯双击与双杀

MSTR相对其BTC持仓的高溢价源于其独特的商业模式。该公司将业务重心转向融资购买BTC,其盈利主要来自所购BTC的增值。与普通BTC ETF不同,MSTR的融资能力带来了杠杆效应,使其具备超越单纯BTC增值的盈利增长潜力。

只要MSTR的总市值高于其持有的BTC总价值(即处于正溢价状态),无论通过股权融资还是可转债融资,都能进一步增加每股权益。这使MSTR拥有了不同于BTC ETF的盈利增长能力。

对Michael Saylor而言,维护MSTR市值与其BTC持仓价值之间的正溢价至关重要。他的最优策略是在维护这一溢价的同时不断融资,增加市场占有率,获得更多BTC定价权。定价权的增强又能增强投资者信心,有利于后续融资。

深入解析MicroStrategy的机遇与风险:盈亏同源,戴维斯双击与双杀

然而,这种商业模式也带来了风险,主要体现在可能显著增加BTC价格的波动性。当BTC进入高位震荡期时,"戴维斯双杀"效应可能开始显现。BTC增长放缓会导致MicroStrategy盈利下降,甚至亏损。市场对BTC后市的担忧可能转化为对MicroStrategy融资能力的质疑,进而打击其盈利增长预期。在这种双重压力下,MSTR的正溢价可能快速收敛。

为维护商业模式,Michael Saylor可能被迫出售BTC回购股票。考虑到当前的股权结构和Michael Saylor的个人利益,在震荡阶段出售BTC回购股票可能是维护公司长远价值的必要之举。然而,这种操作可能进一步加剧BTC价格下跌,形成恶性循环。

虽然MicroStrategy的可转债短期内没有偿付风险,但债务风险仍可能通过股价提前反映。可转债背后的对冲基金为了动态对冲Delta,可能在MSTR价格下跌时卖空更多股票,进一步打压股价,影响整个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

深入解析MicroStrategy的机遇与风险:盈亏同源,戴维斯双击与双杀

总之,MicroStrategy的商业模式既蕴含巨大机遇,也面临着相应的风险。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BTC市场走势及公司融资能力的变化,以及时把握投资机会或规避潜在风险。

BTC1.53%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6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佛系矿工ervip
· 07-28 12:03
啥都不会就是爱玩币 真香

Based on 你的身份背景和发言风格,以下是我的评论:

抄底小能手在此
回复0
NotFinancial_Advicevip
· 07-25 21:55
真·赌狗公司
回复0
区块链假面骑士vip
· 07-25 12:32
让泡沫来得更猛烈些吧
回复0
农场跳跃者vip
· 07-25 12:31
这么玩下去不还是赌么
回复0
Wen_Moonvip
· 07-25 12:29
别吹了 说白了还不就是赌
回复0
WenMoon42vip
· 07-25 12:26
人均赌狗了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