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寨幣ETF興起,加密投資新時代來臨2024年1月,現貨比特幣ETF在華爾街開始交易,六個月後現貨以太坊ETF也首次亮相。時至今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面臨着72份加密ETF申請,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加。從Solana到狗狗幣、XRP,甚至PENGU,資產管理公司都在競相將各種數字資產打包成受監管的產品。比特幣ETF的成功遠超預期,重寫了資產管理的劇本。一年內,比特幣ETF吸納了1070億美元,18個月後資產規模達到1330億美元。某大型資產管理公司的比特幣ETF持有價值超過740億美元的694,400枚比特幣。所有ETF合計控制了123萬枚比特幣,約佔總流通量的6.2%。這種成功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ETF吸收比特幣供應,交易所餘額下降,機構持有量增加,比特幣價格穩定性提升,整個加密貨幣市場獲得前所未有的合法性。即使在市場波動期間,機構資金也持續流入。ETF爲加密貨幣帶來了主流認可度。它們允許投資者通過常規經紀帳戶像交易股票一樣買賣數字資產,無需設置錢包或處理區塊鏈的技術細節。ETF的托管和安全由投資者代爲管理,並提供在主流交易所交易的高流動性資產。多家主要機構已提交Solana ETF的申請,獲批幾率高達90%。瑞波幣、Cardano、萊特幣和雪崩的ETF申請也在審查過程中。甚至模因幣如狗狗幣和PENGU也有ETF申請。這種現象是多種力量匯聚的結果。新的政府對加密貨幣採取了友好態度,監管環境發生了戲劇性變化。機構對比特幣和山寨幣的認可,企業加密貨幣儲備的熱潮,以及財務顧問對配置加密資產態度的轉變,都創造了多元化加密敞口的空前需求。然而,早期分析表明,山寨幣ETF的接受度可能與比特幣ETF有顯著差異。預計總流入量可能在數億美元至10億美元之間,遠低於比特幣ETF的成就。以太坊ETF的表現進一步凸顯了這種差距,在231個交易日內僅吸引了約40億美元的淨流入。山寨幣ETF與比特幣ETF的一個主要區別在於通過質押獲得收益的能力。監管機構的質押審批爲ETF質押其持有的資產並向投資者分配收益打開了大門。這爲ETF發行人創造了新的收入模式,也爲投資者提供了新的價值主張。然而,管理質押加密資產的ETF管理者面臨多重挑戰,包括平衡流動性需求、最大化回報和管理技術風險。大量的申請幾乎保證了費用的壓縮。當衆多產品爭奪有限的機構資金時,定價成爲主要的差異化因素。一些發行人甚至可能利用質押收益來補貼管理費,推出零費用或負費用產品以吸引資產。山寨幣ETF的熱潮正在改變人們對加密投資的看法。不同的加密貨幣被視爲具有不同用途的投資工具。加密貨幣不再是一個奇特的資產類別,而是成爲數十種具有不同風險特徵和用例的投資選擇。這種發展顯示了加密貨幣與其根源的偏離程度。當模因幣獲得ETF申請,當衆多產品爭奪關注,當費用像其他商品業務一樣被壓縮,我們正在目睹一個行業的完全主流化。關鍵問題在於,這種發展是創造了真實價值,還是僅僅將投機包裝成監管認可的外殼。答案可能因人而異,但最終市場將決定誰是正確的。
山寨幣ETF崛起 加密投資格局重塑
山寨幣ETF興起,加密投資新時代來臨
2024年1月,現貨比特幣ETF在華爾街開始交易,六個月後現貨以太坊ETF也首次亮相。時至今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面臨着72份加密ETF申請,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加。從Solana到狗狗幣、XRP,甚至PENGU,資產管理公司都在競相將各種數字資產打包成受監管的產品。
比特幣ETF的成功遠超預期,重寫了資產管理的劇本。一年內,比特幣ETF吸納了1070億美元,18個月後資產規模達到1330億美元。某大型資產管理公司的比特幣ETF持有價值超過740億美元的694,400枚比特幣。所有ETF合計控制了123萬枚比特幣,約佔總流通量的6.2%。
這種成功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ETF吸收比特幣供應,交易所餘額下降,機構持有量增加,比特幣價格穩定性提升,整個加密貨幣市場獲得前所未有的合法性。即使在市場波動期間,機構資金也持續流入。
ETF爲加密貨幣帶來了主流認可度。它們允許投資者通過常規經紀帳戶像交易股票一樣買賣數字資產,無需設置錢包或處理區塊鏈的技術細節。ETF的托管和安全由投資者代爲管理,並提供在主流交易所交易的高流動性資產。
多家主要機構已提交Solana ETF的申請,獲批幾率高達90%。瑞波幣、Cardano、萊特幣和雪崩的ETF申請也在審查過程中。甚至模因幣如狗狗幣和PENGU也有ETF申請。
這種現象是多種力量匯聚的結果。新的政府對加密貨幣採取了友好態度,監管環境發生了戲劇性變化。機構對比特幣和山寨幣的認可,企業加密貨幣儲備的熱潮,以及財務顧問對配置加密資產態度的轉變,都創造了多元化加密敞口的空前需求。
然而,早期分析表明,山寨幣ETF的接受度可能與比特幣ETF有顯著差異。預計總流入量可能在數億美元至10億美元之間,遠低於比特幣ETF的成就。以太坊ETF的表現進一步凸顯了這種差距,在231個交易日內僅吸引了約40億美元的淨流入。
山寨幣ETF與比特幣ETF的一個主要區別在於通過質押獲得收益的能力。監管機構的質押審批爲ETF質押其持有的資產並向投資者分配收益打開了大門。這爲ETF發行人創造了新的收入模式,也爲投資者提供了新的價值主張。
然而,管理質押加密資產的ETF管理者面臨多重挑戰,包括平衡流動性需求、最大化回報和管理技術風險。
大量的申請幾乎保證了費用的壓縮。當衆多產品爭奪有限的機構資金時,定價成爲主要的差異化因素。一些發行人甚至可能利用質押收益來補貼管理費,推出零費用或負費用產品以吸引資產。
山寨幣ETF的熱潮正在改變人們對加密投資的看法。不同的加密貨幣被視爲具有不同用途的投資工具。加密貨幣不再是一個奇特的資產類別,而是成爲數十種具有不同風險特徵和用例的投資選擇。
這種發展顯示了加密貨幣與其根源的偏離程度。當模因幣獲得ETF申請,當衆多產品爭奪關注,當費用像其他商品業務一樣被壓縮,我們正在目睹一個行業的完全主流化。
關鍵問題在於,這種發展是創造了真實價值,還是僅僅將投機包裝成監管認可的外殼。答案可能因人而異,但最終市場將決定誰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