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廣場【Gate Travel 旅行分享官召集令】
廣場家人們注意啦!Gate Travel 已經上線~ 機票+酒店一站式預訂,還能用加密貨幣直接付款 💸
所以說,你的錢包和你的旅行夢終於可以談戀愛了 😎 💕
現在廣場開啓 #GateTravel旅行分享官# 活動,邀你來秀旅行靈感 & 使用體驗!💡
🌴 參與方式:
1️⃣ 在【廣場】帶話題 #Gate Travel 旅行分享官# 發帖
2️⃣ 你可以:
你最想用 Gate Travel 去的目的地(私藏小島 or 網紅打卡點都行)
講講用 Gate Travel 訂票/訂酒店的奇妙體驗
放放省錢/使用攻略,讓大家省到笑出聲
或者直接寫一篇輕鬆的 Gate Travel 旅行小故事
📦 獎勵安排,走起:
🏆 優秀分享官(1 名):Gate 旅行露營套裝
🎖️ 熱門分享官(3 名):Gate 旅行速乾套裝
🎉 幸運參與獎(5 名):Gate 國際米蘭旅行小夜燈
*海外用戶 旅行露營套裝 以 $100 合約體驗券,旅行速乾套裝 以 $50 合約體驗券折算,國際米蘭旅行小夜燈以 $30合約體驗券折算。
📌 優質內容將有機會得到官方帳號轉發翻牌提升社區曝光!
📌 帖文將綜合互動量、內容豐富度和創意評分。禁止小號刷貼,原創分享更容易脫穎而出!
🕒 8月20 18:00 - 8月28日 24:00 UTC+
招商銀行子公司正式上線加密貨幣交易功能!加密貨幣成香港監管“首要任務”?
當中國內地對加密貨幣的嚴格禁令已進入第八個年頭時,其龐大的金融巨輪,正以一種極其巧妙且合規的方式,緩緩駛入這片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數字資產藍海。2025年8月18日,中國資產規模最大的銀行之一——招商銀行,其在香港的全資子公司“招銀國際證券有限公司”,正式推出了虛擬資產交易服務。
此舉,使其成爲首家在香港開展此類業務的中資銀行系券商。這不僅僅是一家券商的業務拓展,更被視爲一個強烈的信號,清晰地揭示了香港在全球數字金融版圖中的獨特戰略定位,以及傳統金融與加密世界融合的必然趨勢。這一切不禁讓人們思考:建立一個受監管的、繁榮的虛擬資產中心,是否已成爲香港監管機構的“首要任務”?
獨特的“香港門戶”
根據招銀國際的官方公告,這項備受矚目的虛擬資產交易服務,已於8月18日正式上線。其核心細節,充分體現了傳統金融機構在擁抱創新時的嚴謹與審慎。 服務內容與渠道:該服務被無縫整合至招銀國際現有的手機應用程序(APP)中,爲客戶提供全年無休、7天24小時的虛擬資產交易功能。初階段支持的交易對象,是市場上流動性最好、共識度最高的比特幣(BTC)、以太幣(ETH)以及泰達幣(USDT)。嚴格的準入門檻:這並非一項面向所有人的零售服務。招銀國際明確規定,該服務僅對“合資格投資者”開放。根據香港的監管定義,這通常指擁有超過800萬港元(約合100萬美元)投資組合的個人,或符合資格的機構投資者。此外,用戶必須先成功開立招銀國際的傳統證券現金帳戶,並且其身分不能是“受虛擬資產銷售限制地區”的居民——這條款被普遍解讀爲將中國內地居民排除在外。合規的法律基礎:此次業務的推出,建立在堅實的監管許可之上。早在今年7月11日,招銀國際便已獲得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SFC)的核準,將其原有的第1類(證券交易)和第7類(提供自動化交易服務)牌照進行升級,正式納入了虛擬資產交易和提供意見的服務。
從保守的交易幣種選擇,到極高的投資者門檻,再到完備的監管牌照,招銀國際的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其核心目標是在確保完全合規的前提下,穩妥地切入數字資產領域。
招銀國際的這一舉動,其真正的戰略意義,遠超業務本身。它完美地詮釋了香港在當前全球地緣政治和金融格局下的獨特角色——成爲內地資本與機構,間接觸及全球加密資產市場的唯一合規“門戶”。
在內地對加密貨幣交易和挖礦活動實行嚴格禁令的大背景下,國有的、與政府關係密切的金融機構,不可能直接在內地開展相關業務。然而,香港的“一國兩制”原則,爲其提供了一個獨特的監管緩衝區。香港不僅沒有跟隨內地的禁令,反而積極地制定了一套旨在擁抱數字資產的、單獨的監管框架。
這就爲像招銀國際這樣的機構,創造了一個絕佳的機會。它們可以利用其在香港的持牌實體,在完全符合香港法律的前提下,探索和布局數字資產業務。這不僅能爲其尋求資產組合多元化的客戶提供新的服務,更能讓母公司(招商銀行)在不直接挑戰內地政策紅線的情況下,積累寶貴的行業經驗,爲未來可能的政策變化提前布局。
這是一座精心搭建的橋梁,一端是中國龐大、傳統且受到嚴格管制的金融體系,另一端則是全球化、充滿創新但亦伴隨風險的加密世界。而香港,正是這座橋梁的守門人與運營者。
香港監管的組合拳
招銀國際的入局,並非一個孤立事件,而是香港政府和監管機構近年來系統性布局、推動數字資產發展的必然結果。將這些事件串聯起來,一幅清晰的戰略圖景便躍然紙上。
銀行界的集體行動:在招銀國際之前,香港的其他金融巨頭早已開始行動。香港最大的數字銀行之一“衆安銀行”(ZA Bank)已推出零售加密貨幣交易;渣打銀行旗下的“Mox Bank”也已提供加密投資產品;而傳統銀行巨頭滙豐(HSBC),更是從2023年起就允許客戶交易在港上市的比特幣和以太幣ETF。
全面的監管框架:香港證監會(SFC)和金融管理局(HKMA)正在打出一套監管“組合拳”。除了爲券商和虛擬資產交易平台(VATP)建立清晰的發牌制度外,近期更推出了針對穩定幣發行人的監管條例,並頻繁對市場上的欺詐行爲發出警告,嚴厲打擊無牌經營的平台。
從發牌、監管、執法到投資者教育,香港正在全方位地構建一個旨在吸引全球頂級、合規的加密企業和機構投資者的生態系統。其核心思路非常明確:用清晰、嚴格且可預期的監管,換取市場的長期信任與健康發展。
謹慎擁抱與明確方向
回到最初的問題:加密貨幣是香港監管機構的首要任務嗎?從招銀國際的突破性舉動,到整個金融界的積極響應,再到監管層的密集政策出臺,答案已然十分清晰。
或許“首要”一詞仍有待商榷,但將香港打造成爲全球領先、受全面監管的虛擬資產中心,無疑已經被提升到了香港特區政府的最高戰略層級。
招銀國際的入局,是這盤大棋中的關鍵一步。它象徵着來自中國內地最主流的金融力量,對香港作爲數字資產樞紐地位的認可和背書。這是一次“謹慎的擁抱”,在嚴格的“合格投資者”圍欄內進行,但其釋放的信號卻是強烈而明確的。
未來,我們可以預見,將會有更多擁有內地背景的金融機構,循着招銀國際開闢的這條合規路徑,通過香港這個獨特的門戶,參與到全球數字資產的浪潮之中。而香港,也將在這場傳統與未來的交匯中,繼續鞏固其作爲無可替代的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