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揭秘Rug Pull: 加密货币世界的工业化骗局规模惊人
"抽地毯式欺诈":加密货币世界的工业化犯罪
在加密货币领域,投资者的命运可谓天差地别。有人因押注某个项目而一夜暴富,也有人因遭遇欺诈而血本无归。近日,Aura (AURA) 代币价格在短短几小时内飙升800%,从0.001美元攀升至0.008美元高点,交易量较前一日激增超过115,000%。然而,一位资深的加密货币骗局分析专家警告称,这轮涨势背后很可能隐藏着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这种被称为"Rug Pull"(抽地毯式欺诈)的犯罪手法,正以工业化的规模和效率席卷整个加密货币生态系统。
Rug Pull项目的惊人规模
通过对多个主流公链的智能合约进行深入分析,数据显示超过30万个代币存在不同程度的Rug Pull嫌疑。这意味着平均每天都有数百个"陷阱代币"被布置在网络上,等待猎物上钩。在以太坊网络上,约有26.6万个独立地址活跃于创建和推广欺诈性代币,构成了一个庞大的诈骗网络。
这些不法分子利用门槛极低的发币工具和庞大的用户基数,精准地设置诱饵。尽管在以太坊上单个诈骗项目的平均获利约为165万美元,但由于数量巨大,累计非法所得高达5020亿美元,这个天文数字令人震惊。
其他公链也未能幸免于难。某链上记录了530起Rug Pull事件,总计造成超过1万美元的损失。另一条新兴公链上,尽管数据规模相对较小,但已有4个合约被完全抽干流动性。
更令人担忧的是,数据显示已有超过705万投资者直接遭受Rug Pull骗局的侵害。这意味着数百万个人和家庭的财富在这些精心设计的陷阱中化为乌有。
Rug Pull的多样化手法
硬Rug Pull:一击致命
硬Rug Pull是最为暴力的欺诈手段。诈骗者通过预先植入恶意代码或利用合约漏洞,在瞬间抽走项目的全部流动性。例如,在某公链上,一个地址关联了17个Rug Pull代币和9个被抽空的流动性池,抽取比例高达188.89%。更有甚者,另一条链上的某地址关联了88个Rug代币和6个流动性池,抽取比例惊人地达到1466.67%。
一些犯罪团伙展现出高度的技术sophistication,能够在多条公链上同时作案。他们精通跨链操作,利用不同链的特性实施犯罪并规避追踪,导致代币价格瞬间归零,投资者损失惨重。
许多诈骗地址表现出极高的犯罪频率。例如,某公链上的一个地址关联了45个Rug Pull代币和37个被抽干的流动性池。另外两个地址分别在不同公链上关联了17个Rug代币和18个流动性池,抽取比例接近95%,显示出高度专业化的作案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大量硬Rug Pull代币的生命周期极短,有些甚至在上线当天就完成诈骗。这种"貔貅盘"模式让投资者根本没有任何反应和退出的机会。
软Rug Pull:温水煮青蛙
相比于硬Rug Pull的暴力手段,软Rug Pull则更为隐蔽和阴险。它通常只抽走约50%的流动性,不会导致代币价格瞬间归零,而是制造一种"缓慢下跌"或"项目方暂时调整"的假象。诈骗者可能编造各种理由,如"迁移合约"、"升级系统"或"应对市场波动"等,使部分投资者因心存侥幸或反应不及而未能及时逃离,最终在持续的阴跌中遭受重大损失。
虽然软Rug Pull的单次杀伤力看似不如硬Rug Pull,但由于其隐蔽性,可能影响更广泛的投资者群体,并对市场信心构成更持久、更深远的负面影响。
Rug Pull的周期性特征
分析2020-2025年的链上数据发现,以太坊网络在2023年欺诈代币部署量达到历史峰值,高达125,759个,占五年总量的42.3%。然而,2024年的部署量骤降至69,154个,同比下降45%。这表明欺诈活动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在2021-2023年期间,四大主要公链的年均部署量达到48,721个。
值得关注的是,诈骗合约的平均生命周期呈现显著缩短趋势,从2021年的356天压缩至2025年的仅3.8天。这一趋势对风控模型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具备识别链间协同攻击模式的能力。
结语
Rug Pull已经发展成为一条分工明确、工具化、流程化的成熟黑色产业链。诈骗成本极低,而潜在"收益"巨大。投资者需要提高警惕,了解Rug Pull的常见手法,如高额回报承诺、匿名团队、缺乏审计、可疑的流动性锁仓、社交媒体炒作、短时间内快速拉升等。
在进行任何投资决策之前,仔细查看合约是否开源、是否经过知名审计机构审计、团队背景是否可验证、流动性锁仓情况等,这些都应成为必备的尽职调查步骤。
Rug Pull不仅造成了巨额经济损失,更是对整个区块链和加密货币行业赖以生存的信任基础的系统性攻击。揭露这些黑暗真相,不仅是为了警示风险,更是为了推动整个行业建立更完善的监管体系,保护投资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