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Lido主導ETH質押市場 實際風險與應對措施分析
Lido中心化風險評估:實際影響或被誇大?
隨着以太坊轉向PoS機制,作爲最大受益者之一的Lido市場份額快速增長,引發了社區對其潛在威脅的關注和討論。一些人擔心Lido可能削弱以太坊的去中心化特性,對網路安全構成威脅。另一些人則認爲這種擔憂被誇大了,更像是競爭對手的營銷手段。
本文將深入分析Lido的市場份額和中心化風險,客觀評估其對以太坊去中心化和網路安全的實際影響。
Lido主導以太坊質押市場引發擔憂
Lido是一個解決PoS區塊鏈質押代幣流動性問題的項目。通過流動質押方式,用戶可以獲得存入資金的代幣化版本,提高了質押的流動性。
自2020年推出以來,Lido已成爲以太坊2.0及其他PoS公鏈的首選流動性質押平台。與傳統32ETH最低門檻相比,Lido允許用戶以任意金額質押,大大降低了門檻。目前Lido已質押約881萬ETH,佔據31.8%的市場份額。
這一高市場份額引起了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的關注。他早前建議質押服務提供商將市場份額限制在15%以下,而Lido現已遠超這一限制。
有觀點認爲,Lido運營着超過38%的驗證者,遠超其他單一實體。這種集中化現象引發了對以太坊去中心化的擔憂。以太坊基金會研究員也強調,Lido控制大量質押ETH可能面臨多種風險。解決Lido市場份額過大的問題變得至關重要。
Lido中心化風險或被誇大
雖然Lido即將接近33%的市場份額,但這個數據的準確性值得商榷。與完全透明的Lido不同,排名靠前的中心化交易所可能不會公開不利數據。因此Lido接近33%的說法可能存在水分。
即便數據準確,Lido的風險也沒有某些人宣傳的那麼大。首先,Lido將資金分配給29個運營商執行質押,分散了風險。其次,節點運營商沒有作惡動機,這會導致他們被"削減"並失去收入來源。
目前最大的風險是Lido指定節點運營商,可能形成利益勾結。但Lido在選擇運營商時有嚴格標準,確保多樣性以避免中心化。即便出現問題,社交層也可以介入剔除惡意節點。
Lido反映了以太坊中心化問題
Lido高市場份額只是以太坊中心化問題的一種顯現。在社區自治下,成員可能更傾向於選擇對自身有利而非對整體生態有利的方向。
事實上,自以太坊轉爲PoS後,對其中心化趨勢的擔憂就已出現。大型利益相關者可能主導交易驗證,導致權力集中。
相比之下,Lido作爲一個"聯盟"反而不是最嚴重的。更值得警惕的是Coinbase、Binance等中心化平台。如果它們佔據大部分市場,政府可能通過施壓來操控質押市場,這對以太坊去中心化是災難性的。
Lido的問題是一個契機,引發各界探討如何在PoS優勢和中心化風險之間取得平衡。
Lido問題的解決之道
爲緩解Lido市場份額過高的擔憂,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考慮在固定時間內自我限制市場份額。
改善內部去中心化程度,確保每個質押方都有足夠的故障安全機制。
採取措施公平防止系統價格欺詐。
繼續增加節點運營商數量,提高系統多樣性和彈性。
構建適當的系統護欄,履行市場領導者的責任。
考慮Vitalik提議的自動增加用戶費用機制,以控制市場份額。
通過這些措施,Lido可以減輕對以太坊去中心化的影響,緩解市場擔憂,同時保護整個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結語
關於Lido的市場爭議,一個有趣的觀點是:如果沒有像Lido這樣的去中心化流動性協議,質押市場可能被中心化交易所壟斷,那時又該如何限制它們?這提醒我們要全面考慮市場的多個方面,既要確保生態系統的長遠發展,也要維護市場的公平競爭。